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吏105句

2023-09-12 12:53:3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

1、杜甫最巅峰的一首诗

(1)、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3)、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知只是即兴而作,还是写完就忘掉了。杜甫的这次漫游,一晃又是五年,杜甫人生最珍贵的十年,就这样用来游山玩水了。等到杜甫29岁还乡时,已经不再年轻了。这时候,他结识了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两家门当户对,不久便结为连理,杜甫与杨氏过了几年恩爱生活。

(4)、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一个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妇孺皆知。

(6)、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7)、这首七律,韵律优美,情感深挚,句句都经得起推敲,却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虽说是一气呵成,却又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8)、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9)、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10)、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11)、Dawnseesthisplacenowredandwet,theflowersinChengduareheavywithrain.

(1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13)、三吏是杜甫在行程中见到的代表朝廷的三种官吏形象。而三别则是描绘了老百姓在服役离别时的三种情境,基于看到、听到而想象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则完全是站在了老百姓的角度,描述了民众既知晓家国大义,又苦不堪言的生活,是兵马乱世的真实写照。

(14)、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他自幼好学,七岁能作诗。他在《壮游》一诗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15)、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16)、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7)、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18)、他们还喝着珍稀的驼蹄羹,有吃不完的名贵霜橙和香橘。而此时的杜甫冻得手指都要断了,老百姓更是饿殍遍地,死相枕藉。想想心里真是太不平衡了,杜甫怒吼了一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吼没有被删掉,它保留下来,成为千古名句。

(19)、这首诗写出了泰山雄伟巍峨的景象,也写出了杜甫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这时候的杜甫心高气傲,豪情壮志,一点也不输李白啊!

(20)、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吏

(1)、这个想法实在有点迂腐,只因为杜甫一生也没有得到过那么多的赏赐,他一生都主要靠朋友的同情施舍生活。如果皇帝赐他这么多财物,他更要拼命尽忠了吧?

(2)、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3)、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7)、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8)、746年,杜甫先在长安应试,由于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野无遗贤”,使应试者全部落选。杜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的生活。直到755年,杜甫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这一时期,杜甫的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

(9)、如果要以一首诗来代表,我觉得是《赠卫八处士》

(10)、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邮票上的诗圣杜甫及其作品

(11)、例如杜甫用七律写的组诗《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可以说都是古典诗歌中的登峰造极之作。他以律诗,特别是以七言律诗来写组诗,极大地扩展了律诗的表现力,为古典诗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1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庭院中那条长满花草的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过,今日因为崔县令的到来,杜甫家的草门首次打开。通过“不曾”和“今始”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间草堂平日是很少有客人到访的,这也充分说明晚年杜甫的孤苦伶仃。他的朋友并不多,仕途混得也并不怎么好,不然门前应该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了。

(13)、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4)、第一首为总叙,统领以下七篇,以写巫山巫峡秋景为主,从“他日泪”、“故园心”而带出兴意。

(15)、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6)、这首诗简单易懂,没什么难理解的。只是注意最后一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杜甫天明上路,和跑了又回来的老头告别,老妪已经被拉走了。老头可能以为只抓男丁,所以跑了,结果没想到让老妪被抓走了。

(17)、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18)、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9)、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20)、主要经历:1995-2012年开办建材商贸公司、同时2007-2012年经营酒店和土特产批发、2000-2012年连任江苏省丰县工商业联合会北京商会秘书长及两届商会会长、2012年转型从事专业企业管理(包括教育、酒店、餐饮、美容美发行业),1995年-至今坚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23年,曾参加过北京广播电台《人生热线》栏目制作;北京《城乡同行》电视制作;北京电视台《经济栏目》创业制作等,与十几家媒体合作过。2007年开始自学国学、文史、哲学知识,古诗词、作大量笔记和心得感悟1350篇。

3、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

(1)、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2)、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3)、《望岳》是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写得三首诗中的一首,詩中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作者的蓬勃之气。詩中是这样写到:

(4)、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5)、这首诗我在前面有单独的赏析文章,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晚年漂泊的江湖悲愁同时切合了大时代混乱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违他“诗圣”之名。

(6)、“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诗人重阳节登高,不仅思念亲友,而且将自身忧愁、困境,与忧国情怀都融于一诗,导致诗歌主题更加深刻,极具感染力。因而被人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每一句都是千古佳句。

(7)、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8)、“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

(9)、别说十杯了,酒逢知己千杯都少,当多年老友重逢,谁忍得下拒绝那些助兴的酒呢?

(10)、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12)、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13)、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14)、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17)、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9)、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0)、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4、李白为什么要杀孟浩然

(1)、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cúlái。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5)、这首《新安吏》是杜甫在新安看到征兵,觉得小县城哪里还有什么壮丁,引发了和新安吏的对话,得知已经有命令开始征召“中男”(18-22岁)的青年入伍了。再问中男太弱小,何以守城,新安吏就懒得搭理他了。

(6)、Whensheadvancedyouexpectedthunderandlightningfromagatheringstorm

(7)、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8)、那么多的大人先生们站在朝廷之上,有几个真正关心天下百姓的呢?但凡有点良心的,就应该惭愧的战栗吧。

(9)、可以说从“早岁哪知世事艰"到“铁马秋风大散关”一气贯注,笔力之矫健,足以比肩杜甫。面对韵,朝廷的软弱,诗人心中是悲愤的。回忆往昔,他发出一声悲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悲叹。年轻时的诗人曾十分向往成为“塞上长城”,可如今的他衰老不堪,只能“空自许”。

(10)、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11)、Whenshallweleanintheemptywindowtogetherinbrightness

(12)、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有才华的人应该去当官,所谓“学而优则仕”。杜甫亦是如此。他希望能够步入仕途,为君主、为国家服务。然而,他的政治理想并没有顺利实现。尽管他才华横溢,但科举落选,又无人赏识,他最终只被授予了一个小官职。

(13)、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14)、这是其中一首,充分肯定了初唐四杰对齐梁体诗歌浮华空洞的批判,对唐诗的意象昂扬走向做出了肯定。六首诗从不同方面,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当时诗歌评论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正确的意见。

(15)、青年时,作为官三代的杜甫并不缺钱,四处游历,与李白、高适唱和、仙游,成为佳话。这个时期杜甫的作品热血豪迈,气势蓬勃。代表作首推《望岳》:

(16)、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17)、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18)、杜甫是绝对不会学蚂蚁一样,只知道经营自己的小家的。受点小贿,吃点回扣,改善一下生活品质,那不是杜甫。杜甫心里的期望是象海里的大鲸一样,在惊涛骇浪里自由驰骋。

(19)、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20)、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5、李白骂人最狠的一首诗

(1)、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2)、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3)、这首诗写的和《石壕吏》相反,是老翁应招出征,老妻哭倒在路上。老翁壮志犹存,而且子孙全部阵亡了,觉得自己也无所谓了。但是到最后一刻,真的要离老妻而去,而且明白知道此去再不能相见时,“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肝肠寸断,不能自已。

(4)、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5)、安史之乱,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大军压城,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让他当了左拾遗。后来因言获罪,流贬出京。

(6)、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荅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7)、杜甫这时心里是多么惭愧啊,别人是衣锦还乡,他外出打工一分钱没有赚到,却想着回家和家人一起挨饿,人生之失败无过于此了。但是我们要骂他吗?我们几乎不忍心骂他。

(8)、蚩尤借指大雾,大雾弥漫,孤独的旅者攀爬山路,一不小心就会滑下悬崖深谷。而华清池里水汽蒸腾,侍卫部队兵器相摩,何其温暖奢华。

(9)、第五首进而回忆曾入朝参圣之际遇,恍如梦中,同样以眼前冷落之沧江为结。

(10)、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公元712年至745年1-34岁)读书与壮游,20岁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中。再漫游齐赵。在洛阳遇李白。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俯瞰天下仗剑远游,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初定理想,积极进取。代表作《望岳》。这个时期的诗,仅仅留存下来20多首.

(13)、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很多诗作都表达了自己渴望报效国家却壮志未酬的悲愤。这首诗就是代表。这首诗作于公元1186年春,即宋孝宗淳熙6年。此时,陆游退居山阴已经6年了。因为边关战事突起,朝廷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重新起用陆游。

(15)、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16)、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7)、诗句语言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讥讽,入木三分。在这段时间,由于父亲的去世,家用短缺了起来,杜甫开始自谋生路,但是并不顺利,不过口里还是很硬气的。

(18)、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人称其为“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等。杜甫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大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怀有民胞物与的精神,因此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众多作品触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也被称为“诗史”。这本书精选杜诗260首左右,由杜甫研究重镇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集体撰著,注释准确,深入浅出,质量上乘,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19)、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0)、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杜甫也是自身难保,他在北上逃离战乱的过程中被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1)、Writersstandindifferentranks,buttruefamesurelyisnorandomfavour.

(2)、因为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杜甫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到达夔州。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个月,其间所创作诗篇数量450余首,是流传下来杜诗的三分之一。

(3)、761年春暖花开时节,杜甫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5)、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