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国学经典诵读文章内容93句

2023-08-01 11:58:41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内容100篇

1、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1)、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凡事抓住根本

(2)、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4)、伏羲、神农,原本是人类的始祖;少昊、人皇,他们是上古的帝王。苍颉发明文字,这是文化的载体;嫘祖制做衣服,这是文明的滥觞。河清海晏的时候访求贤才,交给他治国的大任,让给他君主的位子,唐尧虞舜的举措真算是圣者;邦国无道的时候慰问生民,讨伐罪恶的暴君,建立全新的政权,姬发商汤的行为也不违天常。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垂衣拱手,运筹帷幄也能使天下太平,伟业昭彰。只要能够持久地爱惜、抚育百姓,就可以使戎族和羌族臣服于王道汤汤。不论距离的远近都能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臣民都归顺于仁厚的君王。彩凤在竹林中鸣叫,预示国运的昌盛;白驹在草场上吃草,象征国家的安康。圣主的恩泽与教化如阳光普照大地,微及草木,远及万方。

(5)、(原创)(经典有声)《论语--子路第十三》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9)、(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2)、(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16)、大量读经典六个月,背诵整部经典的有《老子》,背诵《孟子》半部,《庄子》半部。英语经典名篇15篇。熟练掌握英语音标拼读。背诵英文经典名篇13篇,背诵《英语导读一千句》5篇。

(1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时、咏物类等到相对较难的艺术、哲理类;篇幅上,从短小的绝句到律诗再到古体诗,《我爱背古文》从儿童感兴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到儒家经典,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国学经典诵读文章内容

(1)、(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6)、辕”的爱国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标脱俗,“书卷多情似

(7)、大量读经典四个月背诵半部经典《孟子》约两万字,《庄子》多半部约一万字。

(8)、(原创)(经典有声)《道德经》(《老子》)

(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10)、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1)、(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12)、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13)、《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14)、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15)、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6)、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之“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9)、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2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3、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内容100篇图片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3)、......但环顾我们的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课间,一些同学大声喧闹,不时还夹带着难听的脏话甚至做着不雅观的动作;下课后有的同学在走廊上、教室里追逐打闹;教室内同学间不是轻声地交流,而是声嘶力竭地叫喊;地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和垃圾的污迹;课堂上,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有的同学却低着头窃窃私语……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7)、2016:诵读中华经典,看我商河少年!(之三)

(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9)、背诵整部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孝弟三千》,多半部《孟子》《庄子》。

(10)、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14)、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15)、(原创)(经典有声)《道德经》(《老子》)

(1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17)、《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18)、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4、国学经典诵读60篇书籍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3)、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6)、《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7)、--------------------------------------------------------------------------------------------------------------

(8)、12月2日,张坊容德学校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如期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近两年,学生们热烈响应,不仅参赛热情积极高涨,更加表现出对中华古典美诗文的痴迷与热爱,自觉营造出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女:华厦源远流长的经典美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12)、女:在这里我们希望每个参赛班级都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也预祝本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13)、1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4)、每一个孩子都会从牙牙学语的阶段走过来,而在学说话这一段过程中学什么好呢?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原创)(经典有声)《论语--公冶长第五》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翁”指的是____。

(1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0)、磻溪的渔翁姜尚,作为一代的贤臣辅佐时政;桑中的奴隶伊尹,作为五朝的宰相青史留名。如果没有周公管理奄国的曲阜,谁能使它诞生那样灿烂的文明?齐桓公借天子的名义“济弱扶危”,以齐国的国威令六合得到匡正。绮里季的声望让太子惠帝在不觉中转危为安,傅说的形象使商王武丁在睡梦里得到感应。才俊们不懈努力着建设国家,臣子们各掌有司和睦安宁。春秋时的晋文公、楚庄王先后成为霸主,战国时的赵国、魏国受困于张仪操纵的连横。晋献公向虞国借道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率领诸侯会盟。韩非主张苛刻的刑罚,自己由此丧命;萧何制定简约的法律,自己谨遵躬行。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他们的强项是作战用兵。他们的声威在当时远播大漠,并随史书传下千载的英名。

5、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内容100篇

(1)、脱,“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惜时如金,“非淡泊无以明志,

(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4)、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徐元杰.湖上)

(5)、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在《札朴》中对这一句有很高的评价。

(7)、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0)、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1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2)、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3)、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