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有趣的汉字谐音对联带横批98句

2024-04-09 11:43:45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有趣的汉字谐音对联

1、有趣的汉字谐音对联图片

(1)、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爱汉字。

(2)、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3)、通过汉字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们都知道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明白了,已有四千年的汉字文化。

(4)、猜字谜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别看汉字只是由横竖撇捺组成的,可它们却消耗了祖先们很大的心血。通过这次课程,使我对汉字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5)、有一次,弟弟拿着一道题来问我,“日”字加一笔是什么字,我一找,竟然找出了很多个,比如:旧、目、电、白、旦、田、等等等等。还有一次,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同学,老师让他做自我介绍时,他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姓,而是让我们猜了一个字谜:“左边加一是千,右边减一是千。”同学们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最后我猜了一个任务的“任”字,终于猜对了新同学的姓。

(6)、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有趣的对联等等。而隐藏在这欢声笑语中的,是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啊!

(7)、户和尸是一对死d。户说:我天天都看着国家多了几个户口,可你为什么却一直在说谁家的人亡命呢?

(8)、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9)、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10)、汉字真是太趣味,太奇妙了,我们必须要学好汉字,去探究汉字的奥秘!

(11)、汉字的谐音也很有趣。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外甥点灯笼——照旧;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冻豆腐——难办……

(12)、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13)、赏析: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做官文华殿大学士的时候,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户部尚书古称“大司农”。这副对联把二人的官职和籍贯都写在里面,有双关之意。

(14)、杨国忠嫉恨李白,心里老不服,总想找茬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邀李白对三步对。李白刚进门,杨国忠便迫不及待地讥讽道:

(15)、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16)、这对联被一位老邻居发现了,他想:东坡年轻学博,实在可喜,但从此自满则难成大器。于是,他拿来一本小书,上门找东坡说:老朽近得一书,多有不识,特来请教。东坡接书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不但此书从未读过,而且许多字都不认识,顿时面红耳赤,羞愧万分。当即向老人长揖谢道:小生一时狂兴,多亏尊翁指点,五内铭感不尽。老翁走后,他立即撕下原联,各加上两字,改成一副新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7)、鲁还先生7岁入私垫时以“豫山”为学名,因与“雨伞”发音相近,同学们常客取笑他。于是他请求祖父为他改名,改为“豫才”。

(18)、尤秀才对雷和尚。“油”谐“尤”,“擂”谐“雷”。

(19)、    贾宝玉:谐音“假宝玉”,表明了他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妙玉:谐音“庙玉”,表明了她的身份,是出家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她们可悲的命运。

(20)、谐音,是利用汉语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造成一种诙谐、委婉的效果,以含蓄委婉的方式传情达意。自古以来,谐音就广泛运用在文学艺术之中,从诗歌到小说甚至到剪纸等民俗文化,都有着谐音的身影。而对联中的谐音联,也非常值得一看。

2、有趣的汉字谐音对联带横批

(1)、汉字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这其中,它包含着不同的情感、想法和内容。它看似枯燥无味,可仔细品味,就能发现汉字的博大精深和趣味性!

(2)、其字面意思可解为:鸟儿被围在宝塔之内,眼望塔孔中的亮光,只怨江堤围困,难以出去旅行;被囚笼中,心中思念旧巢,只恨双翅被关,不能够展翅飞翔。

(3)、我们看书、写字、作文等,都离不开汉字。但通过语文书上的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我又重新了解了汉字。我从书中收获到的?:?有歇后语、有字谜、有对联、有书法、还有......

(4)、汉字是我们的好朋友,汉字可以让我们读到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让我们看到令人回味的文章,汉字还真有趣呢,人们可以运用汉字进行猜字游戏,讲歇后语,讲笑话。

(5)、这副对联,表面上是在说行舟、奏乐,但其中却暗含了四位历史人物:橹速谐音鲁肃,帆快谐音樊哙,笛清谐音狄青,箫和谐音萧何。

(6)、汉字嘉宾们出场了,记者们纷纷挤向前去采访“汁”这个字。有的人问:“怎么那些人都说你身上的点最多?”“汁”却说:“你等到我上台发言再来问我吧。”话音刚刚落,主持人就说:“现在有请杰字来说说他带来的字谜吧。”

(7)、清末民初文人袁少枚,曾给自己的庭院起名为“半闲园”,并作了一副嵌字联:半市半乡,半读半耕,半士半医,世界本少全才,故名曰半;闲吟闲咏,闲弹闲唱,闲斟闲酌,人间尽多忙客,而我独闲。这副对联在上下联相对的位置七次嵌入“半闲”,读来有跌宕起伏的音韵感,富有节奏,同时又有信笔挥洒的潇洒感,充满闲情逸致。

(8)、上联:和尚法正,提汤上塔,大意失手,汤淌烫塔

(9)、汉字分为象形字和会意字。象形字就是根据古人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汉字逐渐演变成了像这个物体的形状,以此做为交流的工具。像太阳用甲骨文写就是像一个太阳周围散发着光芒,而月亮就呈一个月牙儿状。

(10)、在今天空中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汉字》。我了解了汉字有趣的谐音和同义词或同义字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我了解到了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次的课使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会多多钻研关于有关中国汉字的文物书籍。

(11)、上联: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12)、赏析:这是四川内江三元塔的一副谐音联,包含三国六个人名:孔明、姜维(江围)、吕布(旅步)、曹操(槽巢)、关羽、张飞。

(13)、“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14)、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15)、内江三元塔楹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16)、看到这么多的字在大书法家的笔下变化无穷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老祖先造字多么有趣啊!这些都是他们给我们的珍宝和宝贵的财富!只要你认真去观赏每一个笔画,哪一个字不像闪闪发光的星星呢?真的让我们的双眼不想离开他。

(17)、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18)、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情)

(19)、下联:马儿偕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20)、“打”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闪烁着光芒的明珠,我相信“打”字一定还有更多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眼睛,大脑去观察思考,去发现更多的含义,充实我们的资料库,你愿意么?来吧!

3、汉字谐音对联有哪些

(1)、联语还有另一层深意:凡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就不苦了;虚名幻想,方寸之间能捺住方是人生大智慧!

(2)、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3)、某年春节将至,有一家乐器店张灯结彩,锣鼓阵阵,吸引了众多顾客。老板很高兴,对敲锣打鼓的两个年轻伙计说:“店门口还少一副春联,你们帮我想想,要有行业特色,也要有春联的喜庆味道。”两个伙计也是聪明伶俐,其中一个望着手中的乐器,灵机一动,念道: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4)、不仅这些有趣,汉字的对话也很有趣,通过两个字细微的差别,制造出有趣的对话,比如:

(5)、   ②歇后语可分两类:一种是推理式的,还有一种是谐音式的。

(6)、赏析:这是清末民初何淡如所撰的无情对名联。何淡如为“广东四大状师”之善作对联。

(7)、在这一单元,我们一起玩了猜字谜的游戏:看了歇后语和好玩的笑话,一起认识了仓颉,“亲眼目睹”了他造字的过程;我还知道了“册”、“典”、“删”等字的由来,了解了甲骨文;在阅读材料时,我学习到了汉字的演变;知道了甲骨文的发现者;看了一个小故事和一幅有趣的错字照片;读了汪竹柏写的诗歌和两幅书法作品;并看了一篇文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最后我们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这次活动让我深受感触。中国的汉字是多么伟大啊!从以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行书。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以前的文字好似画画,虽然易懂而又形象,但是写起来很不方便,笔画多。而现在的字呢,笔画简洁,清楚,一目了然。写起来很方便,美观又漂亮,大方又明了。

(8)、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9)、通过学习,使我懂得汉字非常神奇,可以编成字谜,闲暇之余寓教于乐;可以利用谐音,组成歇后语和有趣的小笑话、工整的对联,令人拍手称绝,赞不绝口。它还是文化的传承,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为奇妙的。书法家们笔走龙蛇,更是把每个汉字的特点和风韵勾画得惟妙惟肖、有棱有角。

(10)、上联: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11)、杰字上台了,他说:“四个人搬木头,猜一个字。”台下有人说了:“是杏字”“杰”摇了摇头,然后又有人说:“杰”。“杰”点了点头,马上走到那个人面前,给了他一张亲笔签名的纸。紧接着“交”又上场了,他给大家出了个难题:“一口咬定,打一个字。”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说:“哈哈,太简单了,是交。”大家一看还是刚才那个人。“交”也鼓掌说:“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题都能答出来。”最后出场的是“汁”这个大名人。他刚上场就给大家出了个大难题,是: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12)、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位高僧慧远,在庐山的东林寺中潜修佛法,为表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誓送客不过此。有一天陶渊明和陆修静来拜访,三人相谈甚欢。等回去时,慧远出门相送,边走边谈,不知不觉竟越过虎溪了。三人于是相视大笑,执礼作别。后人就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还有人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3)、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14)、汉字十分趣味。记得有一次班队活动课,我们组织了有关汉字的活动。教师让我们猜字谜:“再会,打一字”,张宁立刻举起了手,不假思索地说:“见”。“不对,再想想。”教师摇着头说。“再会,不就是又一次见面吗?怎样不对呢?”张宁嘟囔着。同学们一个个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陷入了沉思。这时,我想着张林说的“又一次见面”,恍然大悟,立刻站起来说:“是关字,因为再会是又一次见面,又见两字组合起来就是观。”“真是太趣味了!我怎样就没想到呢?”同学们都忍不住发出感叹。

(15)、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16)、通过学习,使我懂得汉字非常神奇,可以编成字谜,闲暇之余寓教于乐;可以利用谐音,组成歇后语和有趣的小笑话、工整的对联,令人拍手称绝,赞不绝口。它还是文化的传承,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为奇妙的。书法家们笔走龙蛇,更是把每个汉字的特点和风韵勾画得惟妙惟肖、有棱有角。

(17)、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18)、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19)、是啊,他们可不是一个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们看,每个字都是有着不同的气质!看到一句比喻句,我们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事物。比如当我们看到:柳树的枝条像辫子时,我们能感受到柳树的枝条很长。树上的叶子很多。词语也能表达出一种意思。高兴使人欢快,忧伤使人悲哀;黑暗一见就使人进入乌黑的森林或是恐怖的古屋;光明让人看清了前方的路;善良使人感到亲近,邪恶使人一见就害怕;机灵使人看见了他的灵敏。你们看,汉字是不是十分神气啊!

(20)、上课了,袁老师先给我们讲游戏规则:一个同学出题,其他同学猜,每人都要出题。只要猜对一个字谜,就能奖励一颗糖。游戏开始了,同学们都兴致勃勃,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生怕别人把糖抢光,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第一个拿到糖的是孙柯星,他拿到糖后,好像成了同学们的鼓风机,同学们更加踊跃举手了。我也“不甘示弱”,第二个拿到了糖,心里美滋滋的,这种滋味可不像平时拿到糖那样,这种滋味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间慢慢的过去,同学们依然兴趣盎然地猜着字谜。轮到李依联出字谜了,她出的字谜是: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左右一起看,脚踏万里沙。没等李依联说完,我就举手了,因为这个字谜我曾经在书中看见过,答案是:驼。我又得了一颗糖,心里甜得不得了。轮到我出字谜了:虽然不会说,学问可不浅。很快被人猜出来了,答案是:书猜字谜游戏结束了,但袁老师袋里的糖还有很多,袁老师就又分给全班每人两颗糖。

4、趣味汉字谐音对联大全

(1)、坡上长菠萝,坡下玩陀螺。坡上掉菠萝,菠萝砸陀螺。砸破陀螺补陀螺,顶破菠萝剥菠萝。看,中华汉字是多么的有趣!而且不光有趣,还可以锻炼口才。这些有趣的绕口令,带我们进入了艺术的世界。

(2)、赏析:“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3)、再说一下歇后语。有一次过年了,舅舅要我在家里挂灯笼,舅舅让我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舅舅笑着对我说:“这是一个歇后语,照旧不是舅舅的舅,就是新旧的旧,两个是谐音字,意思是你跟着我的做法来挂灯笼。”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这个歇后语的意思,原来歇后语在我们生活中是这么有趣呀。

(4)、弯涂岁符画水神(英语"1234567"的谐音)

(5)、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不少,比如:字谜中有会意法、组合法、等;谐音歇后语让我懂得了,我们不因该写错别字;谐音笑话弄出了许多误会;仓颉造字这个神话让我非常敬佩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日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一点值晚金,让我知道了写错别字的不良后果;汪竹柏的赞汉字,更能表现出大对汉字的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我看到了行书有多么的流畅,柳公权的《玄秘塔杯》有让我看到了楷书有多么端庄……

(6)、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特别是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更让我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7)、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8)、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猜字谜小组的猜字谜活动。猜的字谜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开始两个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些东西让同学们猜。先是两棵小草在上面,田在下面,把两棵小草换成草字头,合起来不就是树苗的苗吗?接着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火苗,不用说,当然是“火”字呀!又一个同学给我们猜了几个有趣的字谜。首先说了“金字塔”这三个字。

(9)、司马昭之心                          有借无还

(10)、今天是要采访汉字的一天,记者们早早的就带着自己的摄像机、话筒和照相机飞快地奔向市中心广场。

(11)、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爱汉字。

(12)、百灵,也许你并不是最成功的,但你可以最努力。

(13)、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把汉字发扬光大!

(14)、我从汉字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汉字太有趣了,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15)、    拉胡子过河——(             )

(16)、赏析:传说清代纪晓岚年轻的时候,向马家求婚,小姐马月芳出了上联来考他,纪晓岚对的下联,很贴切求婚的情境。

(17)、我再问你一道题吧。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还是树。他是哪个字呢?是彬,彬彬有礼的彬。去掉左边是杉树的杉,去掉右边是林,是指树,去掉中间还是杉树的杉。

(18)、汉字是世界上文字之汉字已经有六千年的历史了,全球有四分子一的人使用它,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汉字。

(19)、庙里的菩萨                          照旧(舅)

(20)、对联和谜语合为一体,以之为谜面,可以猜出谜底,这类对联就是谜语联。

5、有趣的汉字谐音对联大全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单元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汉字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2)、   (               )——节节高          

(3)、“打”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提手旁,意欲用手做事;右边是“丁”,我们知道“丁”在古代指男士。那它的本意是不是因为男孩子做事容易冲动,为了一点小事不服输就出手伤人呢?

(4)、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布满了汉字,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广告牌上,都有汉字的影子。

(5)、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情)

(6)、补充成语猜书信内容环节,孩子们动手又动脑,收获多多。

(7)、汉字书法真的很有魅力。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感受到那奇妙而又美丽的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他们仿佛在纸上坐着欢快的游戏,时而又随着那不均匀且有柔美的笔划在那闪亮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它们不但会做人们能做的事情,还会变着那神奇的魔术: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有高又矮,时而挺拔如峰,时而宽扁如饼,时而龙飞凤舞,时而若行若飞……

(8)、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9)、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我却觉得意犹未尽。赶紧翻出材料来找出老师留的思考题答案。“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一副对联加上几个简单的汉字就完全变成了不同的意思,原来汉字这么有趣啊!妈妈笑着看我,眼神好像在说:“怎么样,是不是不想出玩,还想接着上课啊?”我跑进房间拿出我的《新华字典》,拉着妈妈给她讲讲汉字的故事。

(10)、我们这一组有有四个人。组长郑小旭,副组长张昊,刘宝瑞和马一超他俩是兵。

(11)、以前,我只以为它们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现在,我觉得,它们是有生命、有气味、有颜色、有情感的独特表达!它们是小精灵在纸上

(12)、在领略汉字之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诗词。诗词是由许多名人墨客所创作的。每首诗或词,虽只有短短的几句,可是,它能够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名人墨客要表达的种种意境和情感。延伸下去,则是一种含义深刻的哲理。每当我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时,就能深深的体会到王维在他乡做官任职时,因不能回家跟母亲过重阳节,他的思念与依依不舍。

(13)、赏析:清末端方做湖北巡抚时,在黄鹤楼所题集句联,联语都是唐人诗句。

(14)、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15)、   元旦晚上,小弟带两位侨生到家晚餐,一个性情开朗,一个较为拘谨。席间,那位开朗的同学笑指拘谨的同学给我们介绍说:“他是从缅向来的,所以比较腼腆。”随后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饮而尽,接着说:“我是从仰光来的。”

(16)、以上诸对句,虽然在文字流畅优美上逊于出句,但意境上均力求相称。然而奇怪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一个对句却是“炮镇海城楼”,来自于清代梁章钜编的《巧对续录》。这个对句无论意境还是格律上,都不能与上联搭配。还可一提的是,现代有搞怪机灵的联手,对以“锈堵油烟机”,虽然不甚工整,却颇为巧妙,令人捧腹。

(17)、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汉字不再是一个个僵硬的小符号,而是一群带着深厚感情的可爱小精灵。汉字王国不仅使我和汉字成了好朋友,还让我学会了猜字谜、编字谜,激起了我对汉字的无限兴趣。

(18)、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