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李白 小学生必背古诗143句

2024-02-20 12:55:5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李白中小学生必背古诗

1、李白古诗大全300首小学生诗词

(1)、(陆游:《秋日郊居》)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1-6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划详细指南(家长,老师必备)

(4)、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5)、这首诗的名字叫作《静夜思》,意思就是在静静的夜里引发的思念。诗人思念谁呢?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夜晚引发思念呢?我们先来看看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

(6)、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7)、(孟浩然:《春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12)、 这时李白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古代的交通很不发达,人们出行一趟,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平安回家。

(13)、(龚自珍:(己亥杂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4)、☞回复(上册英语练习),查看译林版英语1-6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15)、《行路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在他的朋友中,既像孟浩然、王昌龄、杜甫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也有许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18)、(杜甫:《小至》)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9)、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20)、(《汉乐府?长歌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李白 小学生必背古诗

(1)、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2)、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3)、(陶渊明:《四时》)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4)、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5)、☞回复(下册语文练习),查看部编语文1-6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6)、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惟/唯)

(8)、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望月思乡的名篇再读一读吧!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杜甫:《春夜喜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93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23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4张仲素燕子楼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14)、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1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很自然的,李白抬头去看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想到故乡和他同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之下。然而,家乡的亲人们却和他相隔千里,不通音讯。

(18)、(杜甫:《夏夜叹》)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19)、(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20)、☞回复(上册语文单元测试),查看部编语文1-6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3、李白小学古诗唐诗必背30首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回复(上册语文练习),查看部编语文1-6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3)、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4)、12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13陈衡恪题春绮遗像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14梁启超台湾竹枝词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5)、(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对酒》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回复(美文朗读),查看美文朗读(含音频)

(10)、(杜牧:《秋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回复查看译林版英语1-9年级课本配套视频

(1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7)、084|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白居易:《忆江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李白爱喝酒是出了名的,所以看了这封信,就非常高兴地赶到汪伦的家乡。

4、李白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有哪些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2)、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杜甫:《春夜喜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陈毅:《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7)、渭城朝雨渴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10)、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

(12)、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13)、——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4)、最狂傲不羁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6)、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1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龚自珍:(己亥杂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李白的小学必背古诗大全

(1)、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门怨》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2)、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李白收到信,打开一看,里面写道:“先生喜欢赏花喝酒吗?本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欢迎先生光临。”

(4)、08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我们前面知道,唐朝大诗人李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一路上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6)、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7)、《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8)、他们在桃花潭岸边分别,所以诗人很自然地想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们想啊,桃花潭的水都已经深千尺了,那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又会有多深呢?

(9)、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

(11)、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2)、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13)、《行路难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14)、(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5)、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1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7)、《北风行》谪仙玩月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9)、☞回复(古诗),查看小学生必背古诗(含音频解析)

(2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咏苎萝山》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2)、(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而四句的“抱琴来”,也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5)、《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6)、他早就仰慕李白的才华,很想把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请来自己的家乡见一见。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读完诗歌,小朋友们一定会奇怪,汪伦是什么人?为什么大名鼎鼎的诗人会专门为他写一首送别诗呢?下面我们听一段故事,就明白了。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11)、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12)、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3)、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14)、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15)、《月下独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6)、《望庐山瀑布》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7)、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9)、1-9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转给家长、学生)

(20)、《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穿甫扁晃壮浩憋彤铂廓。

(2)、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照得地面一片雪白。李白半梦半醒间,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秋霜,所以诗人便写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

(3)、(董思恭:《守岁》)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4)、其中有一个人,因为李白的诗歌,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这个幸运的普通人是谁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7)、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8)、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内容是1-6年级75篇,其中李白的作品有:

(9)、《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11)、应怜屦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2)、(李白:《关山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3)、(王安石:《元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元日》(宋)辛弃疾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15)、水光腌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6)、(曹操:观沧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18)、《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0)、《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3)、(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