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徐志摩的作品都有哪些?110句

2024-01-11 11:40:03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徐志摩作品大全

1、徐志摩作品大全

(1)、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2)、商务印书馆编辑在“推荐语”中说这部全集是韩石山先生“苦心收集整理、严谨考证、精心编订的高水平成果”,我认为并非夸大其词,而是符合事实的。

(3)、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徐志摩的诗作题材广泛,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想像丰富,意境优美,读起来依然觉得如瓮中储存的佳酿,历时愈久而味愈芳醇。

(4)、在2015年以前,坊间印行的徐志摩全集多达十几种。但大多名不副实,真正称得上是全集的,除天津版外,另有四种:

(5)、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6)、胡适说过,志摩的全集应该由商务来出版,终于在八十多年后达成。自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1931年罹难后,其亲友和学界便开始了对徐志摩生前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1936年,胡适曾向陆小曼提议,将《志摩全集》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遗憾的是,《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终因时局动荡而未能在当时顺利进行下去。

(7)、这里一直有位老人用空瓶子拨亮渐熄的烛火。

(8)、此诗主要是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感悟,诗人于其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逝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此诗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全诗两段十行,上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9)、左:徐志摩与张幼仪;右:徐志摩与陆小曼在杭州

(10)、《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作者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11)、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由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先生编订,共收集了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日记、书信、翻译作品七类作品,为目前收入文章最多的一套《徐志摩全集》。

(12)、《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13)、在失去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抓住。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

(14)、这套全集的主编是蒋复璁和梁实秋。传记文学出版社于1969年印行。全书六辑。第一辑为图片、函札墨迹、未刊稿手迹、纪念文、挽联挽诗祭文、年谱。第二辑至第五辑,系影印徐志摩过去出版的单本著作,每种后面附有《勘误表》。第六辑为新编诗集、新编文集、新编翻译集。

(15)、《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

(16)、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蔡元培如是评价徐志摩。

(17)、《再别康桥》、《沙扬那拉》、《偶然》、《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破庙》、《自然与人生》、《残诗》、《地中海》、《灰色的人生》、《太平景象》、《卡尔佛里》。

(18)、付去两快函谅达。今天是我生日,下午振飞请我吃茶,谈“人生”。他说他的一辈子竟同一张白纸,如今已过了一生的三分之再下去更是下坡的势道,所谓人生者如此而已,言下不胜感慨。他说在君真知道他,曾经将他比作一团火包藏在冰块的心里,火化不了冰,迟早难免为它压灭,也许早已没有火的了。

(19)、1932年《云游》散文集1925年《落叶》

(20)、习惯,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2、徐志摩的作品都有哪些?

(1)、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2)、《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3)、徐志摩的诗歌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那拉》、《偶然》、《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破庙》、《自然与人生》、《残诗》、《地中海》、《灰色的人生》、《太平景象》、《卡尔佛里》等。

(4)、复印下来的,常是一整版,连带着其他的文字,回到太原家中,再仔细剪裁,为了整齐好看,全都贴在山西作家协会的稿纸上。用起电脑后,这种稿纸没用处了,家里存下许多,正好派了用场。这是单篇,分开放着,只能说是分了类。待到要编年了,那场面可就大了。不能说全家动员,真正动员了的是老伴与女儿。那些日子,不能算小的家里,成了真正的作坊。贴在稿纸上的复印件,稍稍错开一点排开,一个分类,就是一大片,床上有,地板上也有。为了标清序号,还买了橡皮刻的数码图章,一页一页地盖上。待这些全弄好了,怕寄出后有闪失,又去复印社,全部复印了备份。

(5)、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8)、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9)、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

(10)、徐志摩作品专辑之一《再别康桥》~~庞滔朗诵

(11)、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12)、香港出了,大陆及时跟进。上海书店出版社,将五卷本的《徐志摩文集》与四卷本的《徐志摩全集补编》,合在一起出版了九卷本的《徐志摩全集》。为了让两种本子,在名字上协调起来,在“徐志摩全集补编”的“集”字与“补”字之间,加了个隔离号。

(13)、我的青年的朋友,我眼看着你们年轻的面目,闪亮着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我们的中间却是间隔着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的站在那日出的家乡。我的心伸展到你们的心,你们有我的祝福。我羡慕你们。我做小孩的时候,那时仿佛是东方不曾露白,宇宙暗森森的,我们不曾充分的明白我们是已经出世在一个伟大的时期里。

(14)、在海上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15)、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16)、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17)、(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号),原名章垿(xù),字槱(yo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8)、我又再次见到了那飘散着的一片片落叶。见到落叶并不稀奇,但是这是在春天,四月的春天!春天见得最多的应是傲然怒放的鲜花和春风得意的杨柳,而不是这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萦绕的落叶。

(19)、这尖锐、坚硬的固体,是雨季桀骜不驯的骨头

(20)、先爱吧把这一副肩膀挡掉一点遗憾,先爱吧看似一双翅膀躲啊躲已经黑暗,

3、徐志摩的作品集

(1)、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2)、徐志摩的散文集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最具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尽在徐志摩散文!

(3)、其时人们给作家编全集,多用《鲁迅全集》的编法。即将作家过去的书,一本一本编起,再编一本补遗就成了。赵遐秋等人编的全集,就是这个编法。这个编法对那些名气大、死得早的作家,是合适的。因为名气大,生前著作大都成书,一本一本编起来,再弄个补遗,确实是个好办法。志摩活的岁数不大,名气也大,死得也早,用这种编法本没有错。问题在于,徐的作品,未入集的太多,用了这个办法,势必将他的全部割裂开来。

(4)、徐志摩作品专辑之十《他眼里有你》~~海静朗诵

(5)、当然,北京商务版也不敢说是尽善尽美的。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部全集仍存在失收、失考、失校的现象。

(6)、徐志摩作品专辑之五《我有一个恋爱》~~李彬朗诵点评:

(7)、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8)、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9)、1983年,香港商务印书馆,根据上海图书馆保存的纸型,参考北京图书馆保存的清样,舍弃原来《志摩全集》的名字,仍保留诗歌、小说各一卷,将散文甲乙两卷合为一卷,丙丁两卷合为一卷,戏剧集和书信集合为一卷,出版了五卷本的《徐志摩文集》。

(10)、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11)、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12)、我始终认为,对全集编辑质量的鉴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文本准确与否,无疑是评价全集编辑质量优劣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应该说,北京商务版绝大多数文本是准确无误、可靠可信的,完全可以放心阅读和使用。

(13)、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14)、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 你看那棵树 高抵着天

(15)、《猛虎集》。《猛虎集》是1931年8月由新月书店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徐志摩。诗集收录了徐志摩的诗作34首,另有译诗7首。

(16)、《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志摩日记》、《旅伴》、《两个生客》、《西伯利亚》、《西伯利亚》、《莫斯科》、《托尔斯泰》、《犹太人的怖梦》、《契诃夫的墓园》等。

(17)、志摩在教诲赵家璧读书时,说他自己念书,从没有一定的步骤,找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就会告诉你许多别的好书。读书如此,做事也是如此。一件事做好了,接下来的好事会寻到你头上。我进入徐志摩研究领域,写了《徐志摩传》,进而编了《徐志摩全集》,恰似这样一个情形。

(18)、我知道,这是我一生的名山事业,非常的重视。编校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环节,都慎重对待,不敢等闲视之。且举个例子。编校中,责编转述一位学者的话,说徐志摩1924年2月21日致英国作家魏雷的英文信中,夹了一段中文话语,很有可能是初版编辑过程中窜入的,让我核实一下。此信题解中说,初收梁锡华1979年台湾联经版《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又载1982年《新文学史料》第三期。我寓居北京,所有藏书都在太原,要查只能去国图或首图借这两种书刊看看。后来想,就是真的看到,仍是这样,也还是化解不了这位学者的疑惑。只能靠判断了。

(19)、《云游·志摩的诗》。收录了徐志摩1922年—1924年的诗歌,包括: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落叶小唱、为谁、问谁、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去吧等60首。

(20)、最早出来的,是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大陆这边,对志摩全集,操心最多的陆小曼。海外还有一个对志摩全集上心的,是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女士。其上心,一点也不亚于小曼,只能说小曼的努力中道遇阻,幼仪的努力功德完满。台版全集前面,有志摩儿子积锴先生写的《前言》,说了成书的经过。说是1976年初,家母游台,遇蒋复璁及梁实秋两位老伯,谈起坊间先父遗作,因翻印关系,错误百出,家母商得两位老伯同意,为先父编辑全集,由锴在美向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先父著作,务必以上海出版者,始可采用。费时一年半,陆续向各大学借到各种书籍,影印寄台。

4、徐志摩作品欣赏

(1)、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

(2)、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

(3)、随即组织人力,着手编辑《徐志摩文集补编》。由武汉大学陆耀东、吴宏聪、胡从经三教授任主编,并请陈从周、赵家璧、徐承烈诸先生协助校审。历时八载,1992年始竣其功,出版了四卷本的《徐志摩文集补编》。

(4)、《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赣第德》等

(5)、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6)、徐志摩的诗歌代表作还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志摩日记》、《旅伴》、《两个生客》、《西伯利亚》、《莫斯科》、《托尔斯泰》、《犹太人的怖梦》、《契诃夫的墓园》《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破庙》、《自然与人生》、《残诗》、《地中海》、《灰色的人生》、《太平景象》、《卡尔佛里》等。

(7)、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8)、已版中国现代作家全集,一般有两种编法,一是采用编年体,即将某一作家的全部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次,如《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庐隐全集》等;一是采用分类编年体,即将某一作家的全部作品按文体或体裁分类,各类或直接以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或再以时间顺序分为若干辑(组),如《鲁迅全集》《茅盾全集》《闻一多全集》《沈从文全集》等。在处理作家生前出版的成集本和集外散篇时,分类编年体全集大都采取的方法是:成集本在前,同类集外散篇附后。

(9)、   徐志摩的诗几乎都是浅显易懂的,有的人反而不喜欢,偏偏喜欢80年代隐约多义的“朦胧诗”。徐志摩的诗意浅显是有原因的。他的诗如他这个人一样,纯粹,自由,热爱自然,追求自然,自然而然。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诗只是他的影子。他的诗只是他的热情的文字化。

(10)、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11)、书名呢,不叫《徐志摩全集》,叫《志摩全集》。推测原委,一来是以小曼的名义编的,叫成这个,显得亲切些。再就是,当时市面上,作家出全集的不多,名作家里,也就两部,一是《达夫全集》,一是《冰心全集》,都不带姓,也算是从了俗。

(12)、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13)、全诗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14)、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15)、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6)、《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赣第德》等。

(17)、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18)、《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它也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

(19)、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20)、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5、徐志摩作品精选

(1)、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春,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的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2)、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3)、思之再觉得还是用“分类编年体”来编,才是正途。在这上头,鲁迅有独到的见识,曾说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若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序》)分类而又编年,可说是两全其美。

(4)、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5)、《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6)、徐志摩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7)、采取这种编辑体例,对于徐志摩而言,是相当合适的。徐志摩生前未结集出版的作品(特别是散文)有很多,如按成集本在前、集外散篇附后的方法,在分卷上会带来一定的麻烦,造成厚薄不均,不太好看。北京商务版共10卷,各卷厚度大体上是一致的。同时,采取这种体例,可以清晰地呈现徐志摩某一类作品的整体创作面貌及其思想、风格演变的轨迹,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8)、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9)、全集不全、全集难全,似乎是所有中国现代作家全集的宿命。但是,既然名为“全集”,自当力求完备,将作家生前作品尽可能悉数编入。说北京商务版收录最全,毕竟是相对而言的。这部全集仍漏收了部分作品,如《新月》月刊1928年9月第一卷第七号、同年10月第一卷第八号的《编辑余话》(见陈子善《〈新月〉中的徐志摩佚文》,《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三期;子善先生提到的《〈现代短篇小说选〉》并非佚文,已收入全集,题为《〈现代短篇小说选〉评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档案馆所藏徐志摩致胡适的三封英文信(作于1925年5月3日、19日、22日)和几则电报稿。据我所知,徐志摩后人处藏有徐志摩致张幼仪书信数十封,也未收入包括北京商务版在内的各种全集。

(10)、到了2019年7月,全集的校印,一下子提速了。原来8月下旬,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于殿利先生要率团去英国,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商谈,办一个商务印书馆海外编辑部,还要去徐志摩就学的国王学院图书馆拜访。去的时候,想带上几套《徐志摩全集》,分赠这两家图书馆。这是大事,各方面加紧进行。终于在总经理行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赶印出几套全集带上出国。

(11)、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12)、如其送礼不妨过期到一年的话,小曼,请你收受这一集诗,算是纪念我俩结婚的一份小礼。秀才人情当然是见笑的,但好在你的思想,眉,本不在金珠宝石间!这些不完全的诗句,原是不值半文钱,但在我这穷酸,说也脸红,已算是这三年来唯一的积蓄。我不是诗人,我自己一天明白似一天,更不须隐讳……“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为文人。”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评语。煞风景,当然,但我的幽默不容我不承认他这来真的辣入骨髓的看透了我。煞风景,当然,但同时我却感到一种解放的快乐——

(13)、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14)、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像一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人生的冰激与柔情,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15)、睡不着,有人数羊  有人数钱,有的数情人

(16)、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17)、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18)、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1927年发表的《翡冷翠的一夜》收录的徐志摩1925年-1927年作品,共1首;

(20)、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文学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前改名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校,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及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克拉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21年赴英国留学,先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后入剑桥大学为特别生。1922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又曾编辑《晨报副刊》。1926年回到南方,先后任教于光华大学和中央大学。1931年春,复回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同年秋,乘飞机在济南遇难。主要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自剖》及日记书信集《爱眉小札》。

(1)、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2)、   徐志摩说他写诗就像抬起头居然又见到天了。眼睛睁开了心也跟着开始了跳动。嫩芽的青紫,劳苦社会的光与影,悲欢的图案,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他的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他存在;这仿佛是为了要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错走了路。

(3)、没有一个灵性不是深奥的;要懂得,真认识一个灵性,是一辈子的工作,这功夫愈下愈有味,像逛山似的唯恐进得不深。

(4)、我看着地上的落叶,有三种不同的颜色:翡翠般绿的,金子般黄的,火一般红的,真可以说是色彩繁多了。今年似乎与往年不同,春天的落叶特别多,几乎在每一棵树旁,都会有一片片落叶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清洁工人来打扫。

(5)、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6)、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7)、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8)、2019年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图书馆珍藏版本

(9)、这首诗写于1924年作者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这首送别诗也是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10)、北京商务版尽管存在部分失收、失考、失校现象,但瑕不掩瑜。总体来看,仍不失为一部最值得信赖和珍藏的《徐志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