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归隐134句

2023-09-20 08:49:22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

1、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

(1)、代表作:《陶渊明集》(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此集)

(2)、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3)、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

(4)、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为其代表作。

(5)、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既写出美女的姿色,又写出了美人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志趣,因此获得后人“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的高度评价。

(6)、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7)、                                                     葭  一   

(8)、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一大画科,相比山水画、花鸟画,承载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期画展之精彩,在于有众多难得一见的名家名作,如传为宋徽宗的《听琴图》轴、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李唐《采薇图》卷、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卷、崔子忠《李白藏云图》轴等;还在于展出了不少从未示人的院藏佳作,如明人《渊明故事图》卷、传为李公麟的《竹林七贤图》卷、《龙眠山庄图》卷等;也在于展品中许许多多广被熟知的典故,如卢仝烹茶、林逋探梅、曲水流觞、右军题扇、敦颐爱莲、西园雅集、商山四皓、香山九老……

(9)、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10)、苏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均有极高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11)、刘禹锡的名言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2)、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作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13)、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14)、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延之为始安郡守,经过日造渊明饮。每临去,留二万钱。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15)、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乌衣巷》《陋室铭》。

(16)、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17)、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8)、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9)、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20)、《饮酒》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组诗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为千古名句,「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屈原在《离骚》一诗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归隐

(1)、陶渊明研究虽然不能与鲁迅研究、《红楼梦》研究相比,甚至很可能也不能与杜甫研究相比,成果也说不上汗牛充栋,但还是夥矣沉沉。

(2)、明人李士达《虎溪三笑图》扇页,清人沈宗骞绘《归去来兮图》册,也都是陶渊明题材的佳作。

(3)、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4)、   此段绘“葛巾漉酒”典故。郡将会渊明,正巧新酒醅熟,渊明随即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后,仍旧戴在头上。足见其待人接物之坦率。

(5)、这组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6)、漫步于展厅的第一印象,是有“忽逢渊明”之感。陶渊明被后世称为“隐逸之宗”,对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展览第一单元,尤其侧重于他,共有六件展品与之相关。

(7)、   江州刺史王弘欲数见也,而不可。命其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栗里之间邀之。时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子举篮舆而往。

(8)、陶渊明的“宁静中见真趣”,也是堪破苦难后的宁静中得真趣。

(9)、   郡将尝候之,值其酒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毕,复着之。

(10)、屈原的名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12)、(多选)下列选项中所列的诗词语句,作者为陶渊明的是(  )

(13)、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4)、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笔记体志怪小说《搜神记》。

(15)、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16)、龚自珍就曾经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和屈原。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或许出于其祖乃晋室忠臣的家风,也或许出于“空负头上巾”的愧疚,陶渊明在他的晚年,始终都坚守着一颗东晋遗民的忠贞之心。

(17)、   梁启超先生、陈寅恪先生也曾撰文研究他、讨论他。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确,陶诗有意境之美、有率直之真,更重要的是有陶渊明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影响至今。

(18)、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19)、《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20)、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爱莲说

(1)、(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第41页)

(2)、咏怀诗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

(3)、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北宋五子”。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北宋五子”的是(  )

(4)、文天祥: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诗文,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5)、明代王仲玉,《画史会要》中记载他是“洪武中以能画召至京师”。这幅《陶渊明像》轴以白描笔法,描绘出头戴风帽、身着长袍、姿态飘逸、神情高傲、目光邈远的陶渊明形象。据袁行霈先生考,画中渊明所持之物是代表授职、任命之意的“版”,这是他正欲去官的形象。

(6)、陶渊明:东晋诗人,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7)、在唐人的视野里,陶渊明是个酒鬼、狂徒兼县太爷,引来不少著名诗人的青睐与倾心。“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是王维的情愫;“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是李白的仰慕。

(8)、渊明爱菊,“满手把菊而酌”的典故,以及他笔下“采菊东篱下”“松菊犹存”的诗句,菊也由此成为“花之隐逸者”。我们常说“人淡如菊”,陶渊明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菊的性格。

(9)、   为彭泽令时,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10)、他在刘宋王朝生活了八年,但他写诗文,不愿意使用新朝的年号。他拒绝了刘宋新朝廷的几次征辟,而朋友们都欢呼雀跃地离他远去了。他痛感子期已死,伯牙绝弦,在知音不遇的时代孤寂与哀伤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或许是明清忠勇之士屡屡提及他的原因吧。

(11)、复习过程中,应逐渐抛开书本,整理成精炼的笔记。通过习题练习,整理真题答案,巩固知识点。

(12)、   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字延年,当时的著名文人。陶渊明逝世后,颜延之曾作《陶徵士诔》。

(13)、《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4)、当你早上醒来感觉升职无望,人生失去目标,就会继续瘫睡到11点半,干脆早饭午饭一起解决。可当你被楼下鱼粉店的香味馋醒,就会立马洗漱,擦皮鞋打领带出门。要是你想给老婆孩子做一份早餐,就更有精神了,煎一个蛋吧?那必须菜市场选农村老太婆挑来的土鸡蛋,要照照有没有黑点,要听听有没有晃荡声,煎的时候还要掌握火候,不能太焦也不能太嫩。买豆腐脑吧?三里田市场的不如罗家井市场的。可这么远要包好,冷了就不好吃。等老婆孩子幸福地吃着你做的早餐时,你还会空虚吗?

(15)、顾炎武: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6)、陶诗比辛词高在哪?就因为陶渊明有吃这项寄托在,人生理想的过渡有了实点。不像辛弃疾,一下子气壮山河“把吴钩看了”,一下又“最喜小儿亡赖。”从宏大到细小,没有一个过渡,更没有实在的欲望支撑,过日子的自然瓷实感就差那么点。

(17)、「秋菊之落英」象征的是一种品格的修养,而「采菊东篱下」也正是暗含着这样一种象征意义。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评说道:「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说的是这两句诗写诗人在采摘菊花的过程中,偶然见到了南山的景色,诗境与诗意十分恰合,是佳句。

(18)、赏析: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千百年来,无人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田园的自在与闲适。

(19)、(解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

(20)、《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咏史诗。《山海经》是上古时期的一本地理名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神话传说,《读山海经》(其十)写的便是精卫填海与战神刑天的神话故事。

4、陶渊明三大代表作

(1)、据多年致力于陶学史的吴云先生统计,从1978年到20世纪末,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1300余篇、专著44部。当然据吴先生说这是百年陶学四个阶段中最为繁荣的时期。(吴云《百年陶学史》)我于1990年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了《矛盾与和谐——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的论文,初步形成自己对陶渊明思想与艺术的一些基本看法,此后在多部有关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专著中继续展开对陶渊明的论述,并发表了专题论文,应中华书局之请撰写并出版《陶渊明传》,但自问仍然不能算是陶渊明研究专家。我的陶渊明研究,可能也包括我的黄庭坚研究、李白研究等,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于其他研究者,尤其是不同于专门研究者的研究的地方,也许在于通的一方面。当然我也不能自诩为通家。其实,是不是专家,算不算通家,并不重要,也没有标准。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于陶渊明的服膺者,或者说是学习者。我服膺过不少古人,尤其是苏轼、黄庭坚两家。但是苏、黄的那种游戏于万类,甚至可以说带有天才机智,是我很缺乏的精神气质。所以,我每觉与陶公最亲。

(2)、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新文体(也称“骚体”),开创赋体诗,影响深远;从诗歌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开创了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3)、(解析)这句词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5)、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6)、汪曾祺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逛菜市场,是因为吃会给人带来生气。看看我们步行街小吃摊前那些幸福洋溢的脸吧。充满欲望才能保持活力,权力意志的吹鼓手尼采说:“只要你有一口好的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你就配得上我。”性欲和权力欲都有些危险,但食欲是善良无欺的。

(7)、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8)、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9)、明代诗人黄文焕在《陶诗析义》一书中评价此诗:「语俗而意愈雅。」这首诗主要依托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把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田园风光细致地呈现了出来。

(10)、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11)、龚自珍的名言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渊明故事图》卷取寄力、辞官、归去、嗜酒、量足、采菊、却馈等典故,一位良善、淡泊、质朴又孤傲的渊明跃然眼前。但究其一生的真实经历,却是十分坎坷的。他8岁失怙;20岁家道衰落;29岁初仕任江州祭酒,“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寻阳;30岁丧妻;37岁赴任江陵,入桓玄幕府,后又遭遇丧母,再归寻阳,守孝三年;42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此后为彭泽令,短短两个月便辞职归故里,此时创作了《归去来兮辞》;44岁遭遇火灾;51岁患疟疾,一度病重;56岁时,刘裕建立刘宋政权;60岁以后,贫病交加,几至乞食,但却拒收所馈赠的食物;63岁,生命落幕,好友颜延之为其作诔文,谥“靖节先生”。

(13)、   魏晋组诗体之正:《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  

(14)、关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自来说法不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思想上的原因恐怕是最为根本的。他的归隐不仕,主要还是“心为形役”四个字,即酷爱自然、任真率性之“心”与沉浮官场的“形”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前者战胜后者的结果。在他看来,弃官归田是实现他的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他弃官如此坚决,以至后来遇到天灾人祸的各种打击也决不回头,就因为他确信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是正确的。

(15)、战神刑天的神话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天帝争位,被天帝砍下了头颅,但他仍不屈服,以两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手拿盾牌和利斧继续战斗。

(16)、点击图片阅读|为什么不敢说不?我们没有那么强大,对方也没有那么脆弱

(17)、明人绘《渊明故事图》长卷,展出十三段画面,勾勒出他一生重要的典故;

(18)、以下提供文综复习的习题,大家可以拿出纸笔,在复习完每一章节之后,动笔写下自己的答案。(如需获取参考答案,订购《文学基础综合-通关课程》即可查看。)

(19)、感叹中年尴尬的以前就有,比如梁实秋的《中年》,“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董桥的《中年是一杯下午茶》,“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时下的中年则没有这份谐趣了,毕竟被职场压榨得喘不过气来,以致“35岁就算老人了”。

(20)、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5、陶渊明的主要代表作品散文

(1)、   史书中,《宋书》《晋书》《南史》中都有陶渊明的传记,皆归于隐逸之列。而渊明故事题材,也成为后世人物画创作额主题。这卷《渊明故事图》卷以十几段画面,展现出陶渊明一生中被后世传为美谈的典故。

(2)、《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3)、陶渊明:代表作品《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

(4)、唐  陆曜(传) 《六逸图》之“陶潜葛巾漉酒”题诗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5)、多作高士图、风俗画的晚明画家李士达,也是一位隐居的文士。这幅《虎溪三笑图》扇面,表现的是与另一则与陶渊明相关的典故。

(6)、虽然我自问不是陶渊明研究的专家,但本书却努力以“专学之学”的研究方式来探讨陶渊明。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研究时,关注的主要是作家与作品,当时尚没有能力提出有关文学史的整体性的、长时段的看法。进入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以后,就更多转向断代的研究方式,相关专著与论文,也多着眼于断代、通代的,并且以问题为主。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又多集中在单个作家及作品方面。二是《陶渊明传》的撰写,让我不得不对他做比较全面的阐述,尤其是不能不以考证事实为基本出发点。《陶渊明传》基本上体现了我对陶渊明人生与艺术的理解,在实证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但受传记体例的限制,尤其是受自己在陶学方面“学程”的限制,此书在义理、辞章、考据三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空间,当然也是很多不足。所以,这本《陶渊明经纬》,我个人觉得是《陶渊明传》的续篇。但两书之间,还是有相互补充的关系的。

(7)、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8)、相传,东晋东林寺创始人慧远禅师居庐山,迹不入俗、影不出山,待客无论高低贵贱,送到虎溪即止,若过溪流,便有虎号叫。一日,儒士陶渊明与道士陆静修来访,三人交谈甚欢,送别时,慧远禅师不知不觉越过虎溪桥,此时老虎咆哮,三人才恍如梦醒,相视大笑。“虎溪三笑”寓意儒、释、道的三教合一。

(9)、诗人对精卫和刑天坚强不屈的意志的歌颂,展现了他心怀壮志的另一面,这位大名鼎鼎的田园诗人并非只想隐居田园,而不问世事。

(10)、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11)、我今年就恰好35岁,环顾同学圈,被“35岁现象”命中的实在不少。比如,同学A,刚毕业那两年苦哈哈地跑业务,从基层做起,三年后提拔为中层,薪水翻倍,管着几十号人,买房买车生娃,那几年的幸福感真是好呀。可去年开始,他在同学群的牢骚就多了,好建议不被公司采纳啊,人事斗争烦躁啊,想再考个什么证啊……中层再升上去就是副总,不是老板亲信或者特别有才华上不了。于是,他比更年期妇女还烦躁啊,成天在群里叫我给他喂“鸡汤”。

(12)、    庞通之至,欣然共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13)、陶渊明隐居田园,钟嵘在《诗品》中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对后世文人的隐士情结产生深远影响。现在他流传于世的诗文作品都被收录在《陶渊明集》中。

(14)、两幅明代墨笔立轴,王仲玉《陶渊明像》,张风《渊明嗅菊图》,淡雅飘逸,颇具渊明神韵;

(15)、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16)、刘禹锡的代表作有《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17)、细化知识,可结合课件通读教材,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重点,把章节中的重点知识点提炼、记忆;

(18)、   渊明缺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请履度,渊明便于弘前伸脚令度焉,见至真率。

(19)、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20)、但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古代的田园诗人很少有人像陶渊明这般亲自参与农耕,还写进自己的诗里。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认为,这首诗「真景、真味、真意,如化工元气,自然悬象著明」。

(1)、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 《归园田居》这组诗大概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后的第二年,诗人通过「误落尘网中」与「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与「复得返自然」的对比,表达自己辞职归乡后的愉快心情。

(2)、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3)、   所幸,陶渊明逝世约一百年后,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因甚爱陶诗,收集编录了八卷本的《陶渊明集》,据说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专著。萧统特意为这本文集写了序,即《陶渊明文集序》。在序中,萧统不吝赞美,说他的人格、诗品是近乎完美的白璧(唯《闲情赋》微瑕)。原本虽已无存,但北齐人阳休之在此的基础上继续编修陶氏文集,遂得以流传至今。

(4)、范仲淹代表作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等

(5)、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羁鸟恋旧林③,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④,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⑤。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⑥。

(6)、李白:诗仙,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7)、译文: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8)、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

(9)、完整框架图、课件内容,请订购《通关课程》获取

(10)、我想来想去,只给了他一个建议:“快点成为一个吃货吧!”吃东西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饥饿,否则你大可以选择打激素、吃压缩饼干。人们选择美食,是因为美食跟孩子玩泡泡一样,虽然每个泡泡都会瞬间破灭,但瞬间追逐的美好也够享受的。很多时候,人生的虚无就是被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欲望填满并克服的。

(11)、《连雨独饮》“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校说  

(12)、曹操: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13)、《五柳先生传》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作者对“五柳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不仅把他的志趣、情操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他的居室、衣着等外在形象也进行了必要的勾勒,塑造了一个居陋室,着破衣的隐者形象。

(14)、周“本周话题”的精彩留言会集锦“上墙”,并有机会获得64G优盘,期待你的故事!

(15)、《杂诗》组诗写于陶渊明晚年时,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之后的心境。读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人生的回顾与思索——「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这种理想还没有实现但人已经老去的悲凄吧。

(16)、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17)、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8)、译文: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听说这里住着许多淳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19)、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爱莲说》。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

(20)、(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1)、    明清时期,诗文评论之风日盛,对渊明其人、其诗,文人大多给予极高的赞誉,“冲夷清旷,不染尘俗,无为而为"。当然,对于这种避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发出警惕之声,赵文哲在《媕雅堂诗话》中说:“学者须从此着神,然亦不宜多学。” 

(2)、文章重点讲述了“庾亮问风俗得失”、“率多时彦中鹤立鸡群”、“对皇帝不受任命不行拜礼”、“重阳龙山登高落帽”、“高阳许询雅相知得”、“神情独得顾景酣宴”、“渐进自然的丝竹人声”和“好酣饮逾多不乱的酒中趣”等充满清高傲世之情、自然风流之趣的故事。

(3)、   今天我们欲知古人的生平,只能依赖于流传至今的典籍文献、金石书画……

(4)、点击图片阅读 | 你愿意排队站着吃牛排,去2平米的KTV唱歌,进没有淋浴间的健身房吗?

(5)、   渊明不解音律,蓄无弦琴一张,每辞,辄抚弄以寄其意。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6)、解释:田园诗 魏晋诗风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7)、韩愈名言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

(9)、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10)、其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千古名句,唐代诗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有「墟里上孤烟」一句,便是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化用。

(11)、我前年最喜欢背诵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通篇白描,却把世上人间的美好全写活了。

(12)、   陶渊明做彭泽令时,不希望家事拖累,给儿子找了一个帮手,并在家信中特意提到:他也是别人的儿子,要善待。

(13)、    贵贱造之者,渊明有酒辄设。若先醉,便语曰:“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元好问),陶渊明经常希望自己从那个时代超越出来,升到三代以前的羲皇之世,但运用我们今天用得有些庸俗了的辩证法来看,难道这不正是他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精神向往?每到此时,我又觉得所谓学术研究,就像是开凿混沌。但混沌难清,往往刚一清晰了,又会回到混沌状态。